朱志峰研究员来院作《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30 18:38

10月27日上午,在明文苑A2-201社会管理学院会议室,《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编审、民商法专家朱志峰研究员应邀作了《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学术报告,讲座由社会管理学院周松青教授主持,来自社会管理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科研处等单位的老师和学生60多人出席讲座。朱志峰研究员是上海政法学院2017年学术活动月邀请的首批专家之一。

1511779230129095.jpg

朱志峰研究员首先以精辟的语言论证了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之间的融构关系,然后以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谈到了法学研究的感悟,他认为学术界在法学研究中存在学与术割裂的现象,要么陷入纯粹的理论研究,看不到与实践之间的连接点;要么滋滋于法律的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而忽视复杂的人性和国情的特殊性。他认为在法学研究的过程中,应重视法学研究的整体性问题、共识性问题、远与近的问题以及法与人的问题。目前的法学研究过于专科化,而忽视整体性,既要看得到世界(学术),也要看得到世界的窗子,只有在全貌和距离感中才能实现学术的抽象。

在论文写作方面,朱志峰研究员认为,需要重视五个方面,即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写作中的交流意识、叙述的趣味意识、论证的缜密性。朱志峰研究员以数十年审读文章的经验认为,选题新颖是学术研究成功的基础,在论述过程中需要在标题、导论、文字上下足功夫。学术文章不要求有感情色彩,但要有特质,富有个性,文章无论沉重还是轻快,都是平时的一种积累。

1511779302125571.jpg

朱志峰研究员对在座的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几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尝试接受挑战,注重平时积累和学习的深入;学会有所取舍,注重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尊重规则和学术规范;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学术研究是寂寞的志业;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学的优势在于图书馆、大师和教授。

讲座的最后,朱志峰研究员对在座的老师和学生关心的学术论文投稿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了细致的剖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学术文章的逻辑问题、语言文字问题、注释问题和政治意识问题。这些问题引起在座老师和学生的共鸣。

讲座结束之后,朱志峰研究员对老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学术刊物编辑审稿流程、文章的取舍和标准、学术不端和一稿多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朱志峰研究员认为应该建立作者与刊物之间的学术共同体,就投稿和审稿时间达成共识,避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整个学术讲座气氛热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周松青撰稿)

社会管理学院

2017年10月30日